近日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播发了浙江杭州坚持科技创新,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奔涌的消息。其中,杭州为企业服务的理念“无事不扰,有求必应”引人关注,值得我们借鉴学习。企业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,其生存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。这就要求政府当好“店小二”,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、精准服务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服务的“度”与“量”,不能把服务当成指挥,不把责任当成权利。
为企业服务好,首先要有一双“顺风耳”。企业在创业发展、生产经营的各个时期,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。因此,在面对企业求助时,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响应,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增强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动力。这就要求政府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,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,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反馈,为优化服务提供有力依据。
为企业服务好,还要有一双“千里眼”。一些企业经营者或因不了解政策,或因缺少与主管部门信息沟通,遇到问题时也缺乏沟通的渠道。所以,政府各部门要主动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发展需求,从“企业找服务”到“服务找企业”,通过建立健全走访机制、开展政策宣传和培训、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流程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、提供定制化服务等形式,为企业创造更加稳定、可预期的发展环境。
为企业服务好,最重要的是“少张口、管住手”。经济活动有自身规律,企业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划。政府各部门要尊重经济规律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,要懂企业、懂经营、懂人才、懂创新。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,避免对企业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和打扰。走访企业时,要带着耳朵听问题,不要张着嘴巴瞎指挥;帮助企业时要“雪中送炭”,不要“纸上谈兵”;要多关注经营者学的什么、干的什么,少一些人情世故和繁文缛节,多一些科学决策和鼓励创新。唯有这样,才能让企业在更加自由、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。(张家旗)